疫情嚴峻當下,警惕這些謠言誤導公眾
一些本已“銷聲匿跡”的涉疫偽科普謠言,也借機在網絡平臺“死灰復燃"
病毒變異如此“狡猾”,打了疫苗,也要戴好口罩,少聚集!
近期,有市民反映,收到內容為“【山東醫療保障】您的醫??ㄒ淹5亩绦?。…[詳細]
看似客觀實則夸大型:用數據包裝過的謠言看似客觀、準確,以達到夸大和“吸睛”效果。然而,這些數據卻并沒有權威出處。
細節具體無法考證型:一條消息,如果細節越多越具體,往往讓人覺得越真實。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消息中提及的細節,都無法考證。
后果嚴重駭人聽聞型:謠言跑得快,必然跟它的影響力有關。對社會穩定、人身安全影響越大的消息,往往包含更多駭人聽聞的元素,也會傳得越快。
這類謠言往往具有重復傳播的特點,經常一些陳年舊帖隔一段時間就會被不同的人稍加修改再次傳播。
看消息源是否可靠 謠言的消息源往往專業性不強,大部分是朋友的朋友看到、親歷等,都不能作為權威的信息源頭。也有些謠言會套用權威機構的名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 、疫情 、警情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 、疫情、災情 、警情 ,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掃碼關注青島市辟謠網上平臺 青島市辟謠網上平臺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