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關3月10日發布了今年前2個月的外貿進出口數據,1321億元人民幣的進出口總值,同比14.3%的增幅,放在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原材料價格高位徘徊、運力結構失衡的背景下觀察,可以看出青島外貿較強的韌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成績是在去年青島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8000億元之后取得的,高基數下能夠實現今年“起步穩”更顯珍貴與不易。
進出口增速放緩
“前2個月對外貿易總體快速增長,得益于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和‘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增速放緩則是全球嚴峻的新冠疫情形勢和進口價格指數上行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鄙綎|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曲越分析認為,RCEP的正式生效和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政策紅利,帶動了青島前2個月出口貿易的上行趨勢,青島毗鄰日韓的優勢進一步顯現。數據顯示,前2個月,青島對韓國、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24%、23.7%;對 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488.2億元,增長13.3%,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37%。隨著中歐班列班次的持續增加,青島對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也高于整體。前2個月,青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403.5億元,增長18.6%,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30.5%;對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進出口86.6億元,增長33.2%。
但要看到,進口增速出現放緩的態勢,增速降至個位數。曲越認為,這主要由于大宗商品價格維持高位,對青島進口額帶來一定的影響。
同時,隨著全球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整體外貿的發展環境也將有新的變化。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隨著全球主要出口國家產能修復,東南亞地區、印度等出口產能擴大,訂單也在逐漸回流,我國的出口替代優勢或將逐步減弱。
曲越則認為,新的外貿環境下,數字貿易等新業態將為外貿注入新動力。在前2個月“開局穩”的基調下,預計2022年出口增速將總體平緩下降,進口增速有序回落,國內需求逐漸上升,國內國際雙循環同步協調發展。借助RCEP生效和中日韓自貿區推進的東風,2022年青島有望在固穩提質的目標下邁上對外貿易發展的新臺階。
政策靠前發力收實效
面對諸多外部不確定性和明顯增多的風險挑戰,青島一系列政策措施靠前發力,在外貿“穩起步”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青島先后印發《青島市推進外貿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2022-2025年)》《關于推進國際貿易能級提升的實施意見》,不斷筑牢外貿發展的政策底。其中,“若干政策措施”針對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全面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著力發揮港口對貿易的集聚輻射作用、大力促進貿易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提升對外開放平臺能級、積極構建貿易金融保險服務體系六方面出臺26條政策舉措?!皩嵤┮庖姟碧岢?2條舉措,涵蓋了國際市場開拓創新、外貿業態提升、貿易數字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貿易金融保險配套服務等對外貿易發展的諸多重要層面。
青島海關則啟動了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百日沖刺”專項行動,出臺提升口岸智能化水平、推進重點商品通關便利化等5個方面18條舉措,力爭在今年5月底前形成一批改革創新成果,帶動青島關區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和整體提升,助力青島打造口岸營商環境示范高地和標桿城市。
進一步發揮自貿效應
穩健開局來之不易,今后的挑戰依然嚴峻?!扒鄭u要實現在2021年外貿進出口高基數上的再增長,要從多方面著手發力?!鼻秸J為,青島應進一步強化和放大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這一高能級開放平臺的示范效應,以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為依托,促進中間商品、高端設備和技術產品的進口,打造國際易貨貿易平臺,加強大宗商品供應鏈和信息鏈的管理,推動貿易、物流和金融的高質量融合發展。
他還建議,要繼續推進RCEP框架下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充分利用累計原產地規則和貿易紅利,推動青島與RCEP成員之間的外貿穩步發展;加快制度創新,強化資源配置,推動青島“航貿金”耦合互動;以數字技術為依托打造青島的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貿易進一步融合;進一步強化推動招商引資,著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項目,重點支持引進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5G信息技術、生物制藥等先進外資項目,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植新的外貿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