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像“風”一樣的蕁麻疹吹到?穩住別慌!
青島新聞網2月18日訊(記者 申娟)“蕁麻疹這玩意,好了又來,年復一年,絕望!”“肚皮的風團才消,手上的風團又起!”……來去時間不定、部位不定、走了不留痕跡,蕁麻疹就像風一樣讓人捉摸不透,故又名“風團”,人送外號“風疹塊”“風疙瘩”。好奇心爆棚的你,是不是特別想知道,這般磨人的妖“風”到底是咋來的?怎樣才能控制住它?本期國醫在線,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皮膚專家劉忠森來跟大家一起探尋蕁麻疹的奧秘!
出現這些癥狀,小心被蕁麻疹“纏上”
忽然出現的蕁麻疹是何方妖孽?專家表示,該病通常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有關,病情發作來得快去得也快,瘙癢、風團、水腫等都是蕁麻疹的主要癥狀,日曬、風吹、緊張后皮膚出現癢疙瘩的人要更為注意,患者發作部位像蚊子叮咬引起的腫塊,形狀和發生部位都不固定,不留下任何痕跡,反復發作的蕁麻疹即使短期治愈,又會很快在其他部位出現新的病灶。劉忠森介紹,蕁麻疹分急性、慢性兩種,急性蕁麻疹屬于皮膚的過敏反應,常是因為體質過敏者,體內接觸外來過敏原而引起,常于短期內痊愈;慢性蕁麻疹通常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并連續6周以上,比較難找出原因,甚至有患者十余年未見好轉。
由于蕁麻疹易復發,而且目前無法治愈,讓許多患者備受折磨。并且,除了皮膚表面的癥狀,蕁麻疹還會引起其他并發癥,比如關節炎、濕疹、胃腸炎、過敏性哮喘與鼻炎等,使蕁麻疹顯得更為不可捉摸,令患者苦不堪言。
得了蕁麻疹,找出誘因是關鍵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蕁麻疹是風邪存在的典型表現,外風(人體之外的各種環境、氣候因素)、內風(人體內五臟六腑、氣血某一方面的不足導致人體的氣血津液不能正常運行)都可能引起蕁麻疹,其中內風多見于慢性蕁麻疹。治療蕁麻疹不能盲目而治,需要辯證論治。內風導致的陽氣虛型、陰血虛型、胃腸濕熱型蕁麻疹針對各自特點有著不同的用藥方法:陽氣虛型使用相應的補氣溫陽藥物,如玉屏風散、桂枝湯、四逆湯進行治療;陰血虛者通??墒褂醚a血的四物湯配合散風藥物進行治療;胃腸濕熱型可使用防風通圣散這類疏通腸胃的藥物,排除腸道積滯達到治療作用。
中醫治療效果好,對頑固蕁麻疹說再見
慢性蕁麻疹之所以治不好、治不利索,關鍵在于患者的正氣不足。劉忠森曾診治過一位被蕁麻疹困擾長達15年之久的患者,疾病總是在晚上九點準時發作,來找他看病之前,遍求中西醫,效果都不好。劉忠森看過后,認為患者是寒冷性的蕁麻疹,隨后為她開了一份吳茱萸湯的方子,服藥堅持一段時間后,患者蕁麻疹消失,2年后完全康復,至今未曾復發。治療蕁麻疹,臨床常用的中藥湯劑還有桂枝湯、小柴胡湯、玉屏風散、麻黃桂枝各半湯等,效果也比較明顯。
冬季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日常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秘笈在此請查收:“節飲食,暢情志,適寒溫,慎起居”。
1.節飲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飲食方面應以溫和為主,熱食不宜過燥,并應多食用蔬菜,多飲水;
2.暢情志:心境平靜,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體內陽氣自然得以潛藏;
3.適寒溫:根據不同時節,按照溫度加減衣物,讓身體所處環境能夠適合人體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
4.慎起居:起居有常,不妄勞作。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臨睡前可用熱水洗腳,使腳部血管舒張,血液循環流暢,利于入睡。